国药准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姜明社会友好型企业的探索者 [复制链接]

1#

来源:《环球慈善》杂志

作者:李韬《环球慈善》杂志社执行主编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题。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就是今天的时代主题,也是每一个企业的必答题。

企业既有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也有社会责任、道德责任。任何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都是社会的企业。社会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

从全球来看,年美国“商业圆桌会议”发布的《公司宗旨宣言书》提出,股东利益不再是一个公司最重要的目标,公司的首要任务是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公司不仅要向客户传递企业价值,也要积极投身社会事业。

时代越来越强烈地呼唤着社会友好型、义利并举型企业家群体的出现。

年12月21日,全国工商联“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发布。天明集团董事长姜明凭借长期的努力与贡献,以全票当选为全国8位优秀企业家之一。天明集团荣登“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强”榜单,排列第63位。

姜明为什么能入选?他所创办的天明集团为什么能登上百强榜?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万涓之水必有其源

“年度中国公益人物”的颁奖仪式上,曾对姜明作出这样的评价:“他不是资产最多的企业家,天明集团也不是营收最高的企业,但他却是在慈善公益里投入比例最高的企业家之一。他自觉践行先富帮后富,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人生56年,姜明没有登过富豪榜,却成为“中国慈善排行榜”位上榜企业家之一,应巴菲特、比尔·盖茨邀请出席阳光文化基金会组织的慈善沙龙;创业29年,天明集团没有登过财富榜,却荣登“福布斯中国慈善榜”,位列河南榜首。

年,姜明出生在河南信阳固始县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事欲善其终,必先固其始”,这是固始县名的由来,也是姜明人生观、价值观的启蒙。

3岁时,他用奶奶给的3分钱,买了3块糖,自己舍不得吃,都分给了小朋友。

7岁时,他在本子上写道:“要有蜡烛的精神,点燃自己,照亮他人。”

16岁时,他认识到:“一个人来到世上,就应该做一点对国家和人类有益的事情!”

26岁时,他创办天明公司,并提出了“创百年天明老字号”的远大目标。

30岁时,他追求:“有姜明的世界和没有姜明的世界,有一点小小的不同!”

利他的品质从小就烙印在姜明的内心。正是因为一贯为他人着想,姜明从8岁开始就被选为班长,在学生时代还历任少先队大队长、团支部书记、学生会主席,被评为河南省三好学生、河南省优秀学生干部、河南省优秀毕业生等。

年,他被评为“河南十大杰出青年”。

年,他被评为河南省民营经济“出彩河南人”标兵。

56年人生,48年先进。姜明是大家公认的根正苗红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德才兼备的共同富裕带头人。他是市场经济的弄潮儿,却始终不忘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他是全国第一个提出“创贵”的企业家,企业家不仅要创富,更要创贵,所谓“贵”就是有文化底蕴、家国情怀、社会担当,促进共同富裕。他的每一步,既是创新开拓、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一步,也是主动担当、回馈社会的一步。

家国情怀融于血脉,社会担当深植灵魂,夯实了姜明的企业家精神的底座,更筑起了他的社会责任之路的基石。

心怀“国之大者”,做对国家有益的事

姜明常说,一个企业家,一定要做对国家有益的事。

什么是对国家有益的事?

姜明的理解是,党和政府支持、老百姓受益的事,就是对国家有益的事。

他始终把自己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把自己的梦想、天明的梦想融入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中,坚持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年,在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的感召下,姜明作为河南省体委最年轻的副处级干部,毅然辞去公职,投身商海,创办天明公司,在《河南日报》发布开业广告:“除了伪劣假冒,承接一切广告”。

百年梦想,千般曲折,万般奋斗。创业29年来,姜明一路探索,从天明广告、天明城建、天明投资、天明双创、天明中医健康、天明民权葡萄酒,到今天拥有员工余人、资产逾亿、累计纳税40亿的天明集团,姜明追求“责任诚信、百年天明、不是明星、要做恒星”,秉承“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理念,循天道、行人道、遵商道、走正道,信念如磐,初心如故。

姜明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企业家,还在多个社会岗位上发挥作用。

作为连任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最高人民检察院特约监督员,公安部特邀监督员,第十二届全国工商联常委,第十届民建中央委员,姜明始终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积极履职、建言献策。

心怀“国之大者”,于姜明而言,就是竭尽所能,在每个社会岗位上忠于职责,把一个个职务内化为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责任和担当。

年全国两会,姜明联合36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废除集资诈骗罪等9个死刑罪名的议案,并获得表决通过,中国金融博物馆将此作为永久展示。年全国两会,姜明提出加强中医药人才资源保护的建议,引起媒体广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