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准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止于静脉给药皮下注射PDL1打响免疫 [复制链接]

1#

本报记者苏浩曹学平北京报道

入局者众,行业竞争加剧,在国产PD-1/PD-L1赛道竞争愈发拥挤的背景下,一个创新剂型横空出世。

11月26日,先声药业(.HK)与思路迪医药、康宁杰瑞生物制药(.HK)共同宣布,三方战略合作的PD-L1单域抗体恩维达(恩沃利单抗注射液)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成为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获准上市的皮下注射PD-L1抗体药物。

在肿瘤临床治疗当中,免疫治疗一般采取静脉输液的方式,而恩维达独有的皮下注射剂型,既能避免各种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又能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和生活质量。参与该临床试医院副院长沈琳在12月6日恩维达上市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相比于现阶段获批上市的PD-1/PD-L1产品,恩维达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出了安全有效性,皮下注射的方式可及性更强,未来患者有望在家完成相关肿瘤免疫治疗。

独特的给药方式

据悉,恩维达适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或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型(dMMR)的成人晚期实体瘤患者的治疗,包括既往经过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以及既往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且无满意替代治疗方案的其他晚期实体瘤患者。

为什么能够进行皮下注射给药?据了解,恩维达在抗体结构上进行了创新,分子量小(为80KDa,仅为常规抗体的一半),长度短,因此也被称为纳米抗体。其水溶性及稳定性高,组织穿透力强,故可以进行皮下注射给药。

由沈琳牵头的中国第一个针对泛瘤种MSI-H/dMMR晚期实体瘤患者注册性临床Ⅱ期试验于年在CSCO年会公布的更新数据显示,恩维达治疗二线及以上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4.7%,完全缓解12例(11.7%)。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晚期胃癌患者、其他晚期实体瘤患者和所有患者分别有89.3%、%、%、93.2%的缓解者仍在持续缓解中,具有明显的持久性。

所有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1.1个月,12个月总生存率为73.6%。在安全性上,恩维达Ⅱ期临床研究中没有发生免疫相关肺炎、免疫相关结肠炎、免疫相关肾炎。

据沈琳介绍,恩维达疗效结果与已上市的静脉给药进口PD-L1药物相当。作为肿瘤免疫治疗全球首款皮下剂型,它的给药剂量明显比静脉给药低,因此不仅没有静脉输注反应,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也更低。加之更便捷的给药方式让病人更易于接受,真正有望让肿瘤成为慢性病。“老年体弱患者、静脉给药不耐受人群现在有药可用了,这更凸显了恩维达的临床价值。”

随着肿瘤免疫药物的相继上市,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患者对药物安全性、治疗体验和生存质量都有了更高的期待。

目前,国内外已上市的十余种PD-1/PD-L1抗体全部为静脉注射剂型,平均给药时间在0.5-2小时且需住院。并且,免疫治疗需要长期用药,反复静脉注射占用的大量时间和可能引起的输注反应增加了患者的身心负担和间接用药成本。恩维达的皮下给药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最早做一期临床的时候,由于剂量小等原因,我自身对于该药物疗效也是抱着比较怀疑的态度。当时做恩维达同期,手头有多个国内国外的PD-1临床也都在一同推进。对比之后发现该药的效果不比进口或者国产的PD-1差,而且安全性会更好。”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肿瘤科主任徐建明表示,该产品独特的分子结构为皮下注射提供成药的可能性,更便利的给药方式将大幅节约患者时间和医疗资源。既避免了静脉输液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打破了静脉给药不耐受的肿瘤患者无药可用的现状。

徐建明非常看好恩维达的应用前景,他认为,恩维达未来还将进行更多的药物联合,可能会进一步拓展新的适应症。

另一方面,由于传统PD-1/PD-L1的输液治疗方案需住院完成,医院床位反复占用,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缺。恩维达的诞生使给药时长从数小时缩短到30秒以内,医院住院简化到未来可在社区诊所注射。

“创新的剂型有助于推动我国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地,让患者合理分流。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当下,恩维达也是目前唯一具有潜力避免住院,减少患者暴露时间,甚至未来实现居家给药,医院需重复进行核酸检测的PD-L1药物。”沈琳如是说。

源于中国创新

随着恩维达的获批上市,国产PD-L1抗体也正式宣告进入商业化时代。

但现如今,国内PD-1/PD-L1赛道巨头林立,既有罗氏、阿斯利康等海外豪强,也有恒瑞医药、君实生物等众多国内大药厂,作为后来者的恩维达又将凭借何种优势脱颖而出?

单就药物而言,恩维达不仅是全球首个皮下注射PD-L1药物,也是中国首个取得跨瘤种适应症的免疫治疗药物。据思路迪医药董事会秘书夏芳介绍,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年全球MSI-H药物市场的规模17亿美元,年预计将达到48亿美元;中国年MSI-H药物市场规模预计为1.5亿美元,年预计将达到5.6亿美元,而在中国目前只有恩维达唯一一个MSI-H适应症的PD-L1获批。

沈琳评价称:“皮下的免疫系统很活跃,因此皮下给药非常符合免疫治疗的逻辑。但药物从静脉给药到皮下给药是完全不同的开发策略,不是简单改变剂型。加上MSI-H/dMMR跨瘤种适应症的确定也是国内首个,恩维达的开发没有先例可循,需要研究者自己摸索,这是真正源于中国的创新。”

恩维达的上市,仅仅只是开始。一款药物是否取得成功,离不开上市后的商业化推广。

早在年,先声药业就前瞻性地看到了恩维达突出的疗效和商业潜力,并于年3月30日与思路迪医药、康宁杰瑞生物制药签订三方合作协议,获得了恩维达在中国大陆于肿瘤治疗所有适应症方面的独家推广权。

先声药业副总裁陆剑雪表示,先声药业在肿瘤治疗领域耕耘多年,目前已经为恩维达的学术推广组建了一支超过0人的团队。公司将凭借内部研发能力、成功开发和商业化创新药的经验,以及成熟的生产和商业基础设施,助力恩维达的商业化推广。

同时,先声药业在肿瘤领域也有诸多创新药布局,目前已进入临床的就有6个。“恩维达的上市,进一步丰富了先声药业肿瘤领域的产品组合。公司在研的项目推向临床和市场的同时,会考虑自有产品和恩维达的联用,未来也将开展适应症的联合临床研究。”陆剑雪说。

对于药品定价,陆剑雪透露,恩维达定价为一支,PAP慈善赠药后,2年治疗费不到7.2万元。

此外,恩维达还在积极拓展适应症,在中国、美国和日本针对多个瘤种的临床试验正在同步开展,多个适应症已进入注册/Ⅲ期临床。今年6月,恩维达相继被美国FDA授予晚期胆道癌孤儿药资格、软组织肉瘤孤儿药资格。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