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准字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宁波小白礁号船体发掘与现场保护项目正式启动
TUhjnbcbe - 2020/6/8 16:34:00

宁波:“小白礁Ⅰ号”船体发掘与现场保护项目正式启动


5月21日上午,“小白礁Ⅰ号”船体发掘与现场保护项目启动仪式,在宁波北仑区举行。   “小白礁Ⅰ号”是一艘从宁波港始发的木质商贸运输船,下沉于清道光(1821—1850)年间。2008年,沉船在浙江沿海水下文物普查中被发现,迄今已出水文物606件,主要包括品相精美的青花瓷、名家制作的紫砂壶、标明商号的玉石印章、成列的石板材以及来自日本、越南的年号钱币,西班牙银币等水下遗珍。   “小白礁Ⅰ号”船体发掘工作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牵头组织,以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主实施,整个船体发掘与现场保护工作计划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   据悉,本次工作一是强化项目合作,创新项目管理,借智、借力。充分吸纳社会力量,特别是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交通部广州打捞局、武汉海达数云技术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共同参与;二是在遵循水下考古国际准则的基础上,将首次在发掘工作中检验国家即将颁布试行的《水下考古工作规程》,提供实践经验;三是在国内水下考古工作中首次采用水下三维扫描、地面数字化采集、空中多角度航拍等海陆空三位一体手段,力争构建海底古船三维虚拟复原图像、出水文物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水下考古现场三维展示系统等技术平台,以全面实现水下考古项目的数字化采集、处理与管理;四是发掘、保护与展示并重,发掘出水后的船体,将在现场进行初步保护处理后,再运至北仑春晓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内边保护边展示,让公众共享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1
查看完整版本: 宁波小白礁号船体发掘与现场保护项目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