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怎么区分蜂蜜好不好?细说好蜂蜜的酿成条件
调和露与英,凝甘滑於髓。
这是古人对蜂蜜的形容。一句诗,十个字,写出了蜂蜜的酿造条件和口感。秦地原品没有那么好的文采与诗歌大家比肩,只能用自己的切身感受来和大家好蜂蜜的酿成,究竟需要什么条件。
第一点,蜜源。
我们说到蜂蜜,常以勤劳二字形容之。但是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蜜蜂的活动范围也就在蜂巢附近的三到五公里,不可能翻山越岭的采蜜。所以说蜜源地非常重要,对于中国的土蜂而言,蜂巢花的种类越多,所酿成的蜜越醇厚,越有营养价值。
而在当下,中国蜜源地最好的地方当属秦岭。不同于工业化严重的城市及其周边,这里的山脉多数皆属于无人区。秦地原品在上山看蜂场的时候,经常会碰见羚牛、狗熊等野生动物留下来的痕迹,有次还被狗熊袭击了。因为人迹罕至,所以山中中草药植被较多,这些中草药也是蜜蜂的重点取蜜对象。
第二点,时间。
蜂蜜从被蜜蜂酿造之后到自然成熟为封盖蜜需要7-15天。秦地原品在每年秋天割蜜的时候都会看一看蜂巢是否完全封盖,因为未完全封盖的蜂巢蜜榨出来的蜂蜜水分会高一点,容易发酵。
其实深山中的土蜂蜜多数都是成熟的封盖蜜,因为一年也就割一次蜜了,十天半个月的等得起。
其实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点是最重要的,就是蜂农的良心。
一点良心不讲的,为了产量大量喂白糖。不管质量如何,先把量搞上去,大不了打折出售。
好一点的,就倒是不喂白糖,蜂蜜还没成熟就摇出来拿水蜜当成熟蜜卖,坑一个是一个。
真讲良心的,山里上上下下的倒腾,最后还要被人质疑一句:“你这都没啥名气,不会是假蜜吧!”
其实在山里养蜂这么多年,觉得蜂蜜好不好更多的是在人为,只能说市场环境还需要净化吧,秦地原品也希望每一个蜂农都是一个良心的人,当别人质疑的时候,可以堂堂正正的反击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