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鸿茅药酒事件”刷爆朋友圈,一时间成为舆论的焦点。据报道,鸿茅药酒广告曾被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累计违法次数达次!违法记录延续近10年!被暂停销售数十次!网上一片指责之声,有的骂企业没有良心、有的抱怨执法人员过于懈怠,细细琢磨,难道我们自身就没有“问题”吗?
是的!我有“错”!
鸿茅药酒既不是酒,也不是保健食品,而是拥有“国药准字”批准文号的药品。正是因为这一点,此前有关部门的处罚公告曾表示,鸿茅药酒的宣传广告利用专家、患者为产品疗效作证明,擅自扩大药品功能主治和适应症范围,并含有不科学的药品功效表述、断言和保证行为,不断弱化药品属性、强化保健功能,一定程度上模糊了药品与保健食品的边界,严重欺骗或误导消费者。
鸿茅药酒这样虚假宣传的欺诈行为,已经严重触犯法律!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我有错!如果按照市场价一瓶,我买一瓶,可以向销售者或者厂家退还购买的原价元并赔偿元。如果我买一件6瓶,可以向销售者或者厂家退还购买的原价元并赔偿元!可是我都没有做!
经营者还有哪些行为算是欺诈?
《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指出,有下列情况之一就构成欺诈:
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不能证明自己并非欺骗、误导消费者而实施此种行为的;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不能证明自己并非欺骗、误导消费者而实施此种行为的;销售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的商品,不能证明自己并非欺骗、误导消费者而实施此种行为的;销售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不能证明自己并非欺骗、误导消费者而实施此种行为的;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不能证明自己并非欺骗、误导消费者而实施此种行为的;销售伪造或者冒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不能证明自己并非欺骗、误导消费者而实施此种行为的;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商品;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骗取消费者价款或者费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不以真实名称和标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现场说明和演示;采用虚构交易、虚标成交量、虚假评论或者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或者服务;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体验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谎称正品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夸大或隐瞒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质量、性能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误导消费者;以其他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方式误导消费者。
我看到某猫网卖的鸿茅药酒,承诺假一赔十啊?是否能够适用假一赔十的规定?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消费者因食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除外。”另据第一百五十条:“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鸿茅药酒作为一种药品。我们常说的药品其实包括两种类别:一种是用于治疗疾病的药品,其批准文号的标准格式是“国药准(试)字+1位字母+8位数字”;另一种是具有保健功能的保健药,其批准文号的标准格式是年6月12日以前由卫生部批准的“卫食健字(4位年份代码)第XX号”和年6月12日之后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国食健字G(J)+四位年份代码+四位顺序号”,目前,因保健品是按照食品进行管理,在消费者发现购买到假的或是不合格的保健品,可以按照《食品安全法》中的规定,可以要求在返还购买款项之外,要求十倍额外的赔偿金。但药品目前由《药品管理法》管理,如果消费者想要赔偿,只能根据该法规定的“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违反本法规定,给药品使用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的条款或者依据《侵权责任法》进行索赔,而不能要求上述的十倍赔偿。虽然在索赔方面没有相对于食品生产者和销售者的“十倍”惩罚,但相关法律对于假药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则在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方面更为严厉,如果销售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可能危及他人身体健康的药品,就有可能构成生产假药罪或销售假药罪,是会受到刑罚的。
但很多经营者为了促销或者吸引更多顾客,打出“假一赔十”等超出法定赔偿标准的广告标语。理论,经营者为自己设定的相对于法律规定更为严格的责任,构成单方允诺,既没有违反社会公共利益,也没有侵害他人利益,应该得到承认和保护。一旦消费者购买了假货或者与商家宣传不符的产品,商家应遵守约定优先于法定的原则,兑现承诺。“但如果商家事先约定‘假一赔一’因低于法律规定的赔偿数额,属于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的格式条款,应认定为无效。如证明其存在欺诈的,仍应按照新消法承担三倍赔偿责任。”
我有错!如果按照市场价一瓶,我买一瓶,可以向销售者或者厂家退还购买的原价元并赔偿0元。如果我买一件6瓶,可以向销售者或者厂家退还购买的原价元并赔偿0元!可是我都没有做!
如果每个买过鸿茅药酒的人都主动拿起法律武器去维护自身的利益,我想鸿茅药酒不说退出市场,起码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违法了吧?
有人说曾想过维权,但是不懂怎么维权?
记住以下几步,打假也会很容易!
第一:保留证据。一定要向商家索要相关的纸质凭证,如果商家没有发票,也需要索要收据或者明细单等纸质凭证并保存好。上面有购买时间,购买数量,价格(比如发票、收据等),这样才能确定买卖关系合同关系成立。
第二:协商退赔。你有权选择向生产者或销售者索要赔偿。
第三:拨打维权电话。直接拨打向所在地的“消费者协会”举报。或者拨打向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投诉举报电话。
第四:送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带着检测结果及相应证据,向工商部门反映情况。处罚决定书可以作为购买者日后索赔的法律证据。
第五:等待工商反馈,或者直接提起诉讼。
假食品、假药通常对人体的损伤较大,具有很强的社会危害性,作为消费者,我们应当主动参与到打假队伍之中,坚决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还我们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
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