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邻居家串门,邻居家来了一个远房亲戚,通过聊天发现这位亲戚患有糖尿病,而且在吃一种没听过名字的“药物”,拿来一看,没有任何批号。我告诉他这是假药,医院开正规的降糖药。但是他告诉我:吃这个“药”,降糖效果还挺好。
于是我给他看了那天制作的H5页面,看他还不太信的样子,我又给他讲了下面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是第一人称写的,发到了我的邮箱,与大家分享。
我曾经从事保健品行业10余年,欺骗和误导消费者10余年,深深认识到降糖保健品市场怎一个“乱”字了得。
一直以来,总想对全国的糖尿病患者说声对不起,内疚总是让我在夜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当我鼓起勇气写下如下的文字时,心中是如此的释然。在此,我想借媒体一角,对天下“糖友”说说你们不曾了解的保健品行业黑幕,让神药不再神奇,同时也奉劝那些违法生产的企业悬崖勒马。
当今市场,无论是国食健字还是各省审批的特殊食品,无论是从公园附近还是居民小区的糖尿病健康服务店购买的降糖神药,其实都没有任何神奇之效。
他们其中的秘密,无非是中药粉碎后添加一些降糖的西药。而西药无外乎格列苯脲和二甲双胍之类,一瓶粒包装的格列苯脲在药店零售才3元,每片3分钱,起降糖作用的就是这3分钱的西药,但一经包装,加入中药后,就会摇身一变成神药,每粒“神药”会变成2元。而非法添加到降糖保健品的胶囊里,每粒胶囊含1.5片格列苯脲,约为5分钱,卖给患者就变成3元左右。这样一整盒加了西药的中药,冠上“神奇疗效”的帽子后,就会变成元左右,而且一般都是10盒一疗程地卖,一下子就掏空老年病友几千元。
年7月《新快报》曾以《糖尿病产品:怎一个乱字了得!》专文披露过,年7月11日央视的《焦点访谈》更是将食品安全立法,并打击了一些公司违法添加西药的行为。很多企业或改行或停产。但近期我的很多客户反映,目前市场上有了新的降糖产品,名字是厂家随便起的,没有任何审批文件,也没有厂名厂址,电话每个月都换一个,拿到他们生产的胶囊,我惊奇地发现他们竟然连中药也省略了,取而代之的是玉米面和二甲双胍、优降糖的组合。制作之粗糙、包装之简陋、胶囊内的成分实在让我汗如雨下。如此地下非法生产的降糖药,简直是祸国殃民。
长期以来,很多糖尿病患者总是迷信神奇的中药,以为这些“药”能降糖,结果花费了大把的钞票,买回来的却是非法生产出来的假药。
在此,我奉劝大家,买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购买正规厂商生产且有国药准字号的产品。国家也审批过一些允许中药添加西药的产品,如广州中一生产的消渴丸,湖南正清药业生产的消糖灵胶囊,这几款产品都容许添加格列本脲。
希望广大“糖友”擦亮眼睛,认清降糖保健品的真面目,把握自己的健康,拥有美好的未来。
会长友情提醒:保健品的定义是:保健(功能)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所以,保健品并没有错,但宣传保健品能降糖、能根治糖尿病,就是大错特错。该文作者从事保健品行业多年,金盆洗手后写的内幕,值得广大“糖友”借鉴参考。同时也奉劝依然在骗人的不法商贩:骗海无边,回头是岸!
如果您支持这篇文章,就请点个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